所以自己当时买的时候,只要画工好,不管名气大小自己都收。
当然也决定了花不了几个钱,自己记得最多的就是一元一大张画,就这每天还能收十来张的画呢,也别觉得便宜。
画这些画的人,有的需要认可,需要给自己一个画下去的动力,只要有人买他的画,不管价格的高低,最起码有价值,他才能继续画下去。
有的确实是穷,要是不卖画可能就要饿死了,别管挣的钱的多少,最起码能有点收入,这行没有名气的画的再好也没人会认可的。
老顾为什么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可太知道这行的辛苦了,大部分的画家和书法家,或者说绝大部分的都是穷困潦倒的,而且都很天真,都认为自己的画画的很好,总有一天可以成为大师的,自己也是想帮他们一下。
老顾想起来跟父亲学的第二课就是这个,父亲的意思是,只有你收了这些人的画,他们才会继续画,才会有更多的人跟着画,因为能看到挣钱了,而且还不用出苦力,大家还会对你另眼相看,有的家长就会跟风似的让孩子学习画画。
这样画画的多了,买画的就多了,文房四宝需要的也多了,那他们的店铺就能活下去,一切都是前期的投资,要是捧出几个大家来,更是了不得,那可是能吃一辈子的。
自己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要把市场做大,要不然只有头部的那几个画家,他们的画是值钱,但是以后呢。
他们的画毕竟是少数,能买的起的也是少数,而且为了口碑肯定不能售假的,那就决定了一年可能做不了几个生意,那像他们这样的店铺怎么活下去呢。
就要做普罗大众的生意,这样才能维持的下去,要想让他们来买画,那就要有他们需要的东西,还要培养市场。
这时候低价的画就是最好的选择,不管那些人是附庸风雅也好,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