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暂停撤侨

关于世界末日的议题,如今已不再轻易触动人们热议的神经。鉴于当前的生存境遇,人们不禁反思:假若这都不算末日,那么何种境地才配得上这一称谓?回想数月前,面对疫情的蔓延,众人尚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坚信通过团结一心的奋斗,定能驱散病毒的阴霾。然而,面对当前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许多人内心的希望之火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与迷茫,仿佛前行的道路被浓雾笼罩,失去了指引的方向。在这艰难时刻,许多人只能在心底默默祈求,期盼这场肆虐的高温能够像往昔那场笼罩城市的雾霾一般,奇迹般地骤然消散,无影无踪。然而,无论祈愿之声多么恳切,高温依旧无情地持续肆虐,未见丝毫减退的迹象。

当前,国内民众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获取国外新闻信息的渠道几乎被完全阻断,所有外部网络均遭屏蔽。仅有少数小众论坛偶尔能见到从海外亲友处流传进来的消息片段,但这些珍贵的信息往往转瞬即逝,迅速被清除。今年夏天,前所未有的高温酷暑给民众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与不便。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需之物,而水资源的稀缺更是使其成为了无价之宝。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众多城市不得不采取限电举措。更为严峻的是,水源的紧张局势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供水中断的情况。在这样的极端气候条件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遭受了深刻的影响。

赵晓慧依稀记得,在某个群聊中浏览过一张触动心弦的照片。那画面捕捉的是一个往昔热闹非凡的滨海旅游胜地,一个曾以其海岸线风光吸引无数游人的国度。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它已沦为一片寂寥之地,往昔人潮涌动的街道,此刻唯余空旷与苍凉相伴。海岸线悄然退缩,留下一片片裸露的沙滩,上面堆积着如小山般的废弃物,这一幕景象,无不让人心生无限哀愁与荒芜之感。

不仅如此,我们还收到了来自海外城市的图像资料,它们揭示了当地居民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那些往昔里任由行人解渴的公共喷泉,现已彻底枯竭,连一滴珍贵的水珠也无法再见其踪迹。更为触目惊心的是,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已导致冲突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有人为了争夺区区几箱水而陷入激烈的暴力对抗之中。

与此同时,随着国外局势的不断恶化,一群身处异国他乡的群体在网络上发出了共鸣——包括那些远赴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因国内酷热难耐而选择前往极地冰川寻求避暑之旅的人们,以及那些已放弃国籍却在国外新生活伊始便遭遇重重动荡与不安的个体。他们纷纷联名在网络上发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深切怀念,以及迫切希望重返故土的愿望。这些声音中满载着无助与无奈,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同情与怜悯。

此次,对于那些身处海外、正经历高温酷热的同胞,人们的同情心似乎不再如昔。网络之上,多数声音倾向于不支持提供跨国援助。回溯往昔,疫情肆虐之际,国家不惜重资,全力撤回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彼时,那突如其来的疫情阴霾,无人能预见。因此,无论是求学海外还是游历四方,若因不可抗因素滞留他乡,我们予以理解,并不加责备。

然而,此番情境却有所不同。疫情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仅因国内气温略升,便有人急于飞往世界各地寻觅清凉之地。而今,随着热浪滚滚,他们在异国他乡难以承受极端气候,转而欲归国寻求安宁。许多人认为出国避暑,那么面对困境,也应依靠自身力量回国。若力有不逮,或只能视为个人选择的结果。

当然,尽管网络上涌现出众多个人见解与意见,但多数人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认为,国家应当会采取措施营救被困人员。回顾以往的经历,每当遭遇类似情境,国家从未置身事外。无论是从撤离海外公民的迅速行动,还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来看,国家总是率先挺身而出,担当起解决问题的重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上级层面竟未有任何反应。尽管海外华侨在网络上联合发布的声明掀起轩然大波,国内却是一片异常的沉寂,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无形的屏障隔绝。民众既无法接触到相关的资讯,也听不到丝毫的风声,更不用说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举动了。

于是,一群理性之士着手深入探究并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缘由。他们逐渐明白,国家并非不愿展开救援行动以撤离海外公民,而是着实遭遇了重重挑战与制约。自高温天气持续肆虐以来,其影响已不仅限于全球范围,就连国内亦未能幸免。尤为严重的是,因极端高温,国内已有三架飞机不幸损毁,迫使所有航班紧急停飞。此外,海上航线亦宣告瘫痪,起因是一艘海轮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事故,致使相关海域至今仍饱受重油污染的困扰,且众多遇难者的遗体仍未得到妥善打捞与处理。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