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段时间里,五王爷麾下的一部分门人,由于各种各样复杂且难以言喻的缘由纷纷辞别朝堂。对此,众人皆是心照不宣——这定然是那新立的太子暗中捣鼓所致。想当初,谁能料到这位看似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的新太子竟怀有如此深沉的心机和高明的手段呢?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万万不可小觑任何一个人呐!
曾经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五王爷身边,如今已不复往日的喧嚣与繁华。然而,面对这般境况,五王爷却显得颇为淡定从容,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待到早朝结束之后,那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太子殿下身旁自然而然地簇拥起一大群趋炎附势之徒。此时此刻的太子,可谓是意气风发、风头无两,仿佛整个天下都尽在其掌握之中。众人皆在暗自揣测,或许不久后的将来,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终将落入他的手中。
就在此时,楚丞相被圣上召唤至御书房议事。而另一边,孙尚书则领着两个孩子缓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旁走过。看着眼前这一幕,年纪尚轻的孙思齐不禁心生感慨,喟叹这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当他们行至五王爷跟前时,父子三人赶忙恭敬地向王爷行礼请安。五王爷见状微微一笑,随口问道:“不知三位此去欲往何处啊?”,孙尚书连忙拱手作答:“回王爷,下官还要前往户部处理一些紧急事务。眼瞅着科举大考日益临近,需要操办的诸多事宜堆积如山,实在是令人焦头烂额呀!”,简短寒暄几句过后,孙尚书便带着孙思齐匆匆离去,只留下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
楚锦轩凝视着那两人迅速离去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总觉得这两个人的行为举止透着一丝神秘和古怪。就在这时,五王爷将目光投向了楚锦轩,并开口询问道:“楚大人,不知此刻是否繁忙?”。
楚锦轩微微拱手,回应道:“王爷若有何事,尽可直言相告。”,只见五王爷面带微笑地说:“其实,我只是想诚邀楚大人今晚共进晚餐。”,听到这话,楚锦轩的内心不禁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起来。虽然他对五王爷突然发出的邀请感到有些疑惑,但又不好当面回绝,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能得到王爷的盛情款待,下官深感荣幸之至。”
辞别五王爷后,楚锦轩匆匆赶回主客司。随着科举考试日期的日益临近,需要整理的各类文书数量急剧增加,简直令人应接不暇。遥想十年之前,桐凤国郑重宣告,此次科举考试不仅面向本国人士开放,其他国家的人才亦可参与其中,旨在广纳天下英才。正因如此,如今主客司里便多了好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官员。他们个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表现堪称优异,为主客司的事务处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楚锦轩缓缓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身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着,显得有些沉重。这时,刘掌固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文书资料,那正是此次国外考生提交上来的重要文件。
楚锦轩微微仰起头,靠在了舒适的椅背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似乎想要从那里找到一些答案或者解脱。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就这样静静地待着,一动不动,整个人如同失去了灵魂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楚锦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像是终于鼓足了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他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份文书,翻开了封面。“沐兰人”,,楚锦轩不禁喃喃自语:“沐兰人……我发现确实有不少沐兰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