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吃涮羊肉

宁都暗战 雪落的声音 2159 字 4个月前

薛梅接着问道:“如果没有苏联远东军队的参战,莫斯科能守得住吗?”

我说道:“关于这段历史,我曾收集过不少有关的资料。仅莫斯科保卫战这部电影,我至少看过三遍。1941年8月初,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最近时距莫斯科只有30来公里,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为此,德军还喊出了“攻占莫斯科,活捉斯大林”的口号。

当时,德军共有包括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机械师在内的74个师,总兵力将近180万人;而莫斯科方面防守兵力虽有95个师,但不是满员,士兵不过120万人。装备更是远远比不上德军,德军火炮和迫击炮比苏军多80%,坦克是苏军的2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不仅是数量上的优势明显,而且在质量也有压倒性优势,苏军的火炮坦克飞机很大一部分还是一战时期的。

对于这些装备人员上的差距,苏联自身也非常清楚,但要填补这些差距,就只能从远东方向调兵增援,但是苏联高层对此是非常犹豫,因为日本既和德国是盟友关系,又和苏联是宿敌,在这个关键时刻抽调远东力量增援莫斯科,日本会不会趁西伯利亚空虚的节点进攻苏联?

9月30号,德国发动“台风”行动开始全面进攻后,苏联做好了被德军攻入莫斯科的准备,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前,莫斯科对人民群众和工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散,工厂也已经转移到了暂时安全的中东部地区。

10月2日,德军第二集团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防线。

10月12日,内务府人民委员会组建了20支“契卡”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里姆林宫、白俄罗斯车站和猎品市场等重要目标,并在莫斯科城里设置了59个秘密军火库,准备和德军在莫斯科里进行残酷的巷战。

因为希特勒曾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德军,所以苏军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大楼,“地铁”和“民族”宾馆埋下了大量地雷,并在圣瓦西里大教堂放置了爆炸装置,如果莫斯科陷落,那希特勒必然会乘兴游览这些景点,到时候必然是一场血与火的大灾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0月7日,斯大林将朱可夫大将从列宁格勒方向召回,命令他负责保卫莫斯科。朱可夫受命之后,着手建立新的防线,并组建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并想方设法抽调了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和40多个炮兵团,迅速重建了第5、16、43、49四个集团军,但总兵力却只有9万余人,西线兵力依旧空虚。

10月15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中,苏军被俘66.3万人,精锐基本全失。苏联政府的部分机关和外国使节全数迁往古比雪夫。

10月16日,是莫斯科最为恐慌的一天,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疏散首都居民的决议》,很多人包括政府高官在内,把这项决定理解为要放弃莫斯科,城内一片混乱,出现了“零元购”,当天就有779名政府高官出逃,随身携带了2500万金卢布的贵重物品,并出动了一百辆汽车运送家属和财物,看到官员逃跑,很多市民也跟着跑路,连续3天,公路上人满为患,斯大林坐在椅子上不停的喃喃自语:“为什么会这样?”

10月18号,斯大林前往停有专列的火车站,随后在专列面前来回踱步,但他并没有上车,而是转身回到了克里姆林宫;19号清晨,斯大林颁布戒严令:内务委员会有权枪杀任何可疑的趁火打劫份子,禁止任何人出城,誓与莫斯科共同存亡。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苏联高层先后接到了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情报:一份是中国共产党从延安发来的,另一份是着名红色间谍之王佐尔格从日本本土发回的绝密电报:“日本已经定下了“南下”的决策,为了抢夺东南亚地区的战略资源,即将和美国开战,对苏联再次发动进攻的可能性极小”。斯大林得到消息后长舒了一口气,立刻毫不犹豫的将原来部署在远东的11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共计25万余人调往莫斯科。

11月7日,斯大林举行了闻名于世的红场阅兵,这些部队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完毕后直接开赴前线。绝大部分官兵都清楚,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次走过红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