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过分轻率的举动和对面关羽的深思熟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不可否认的是,命运的捉弄就在于这里,思考并不能完全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三思后行的人并不决定性的比冲动的人要获得命运的青睐。
七分天注定,三分才靠人为。
于是,正当臧霸下令全军备战,准备下出城时间的时候,一个插曲出现了。
那个之前一直气得发抖的文伯,忽然一声大吼,然后直接对着臧霸大喊:
“小臧你可看好了,看你乃公敢不敢死!”
说完,这文伯直接拿起案几上的割肉刀,一下子插在了自己的喉咙上。
鲜血从喉咙中喷涌,将身边几个琅琊将喷得满脸血。
这下子,堂内乱做一团,有和文伯有关系的,直接上前查看他的伤势,但早已晚了。
而其他人,包括臧霸在内的始作俑者,都被文伯的烈气给骇住了,没想到这人一言不合就当众自杀。
这下子,预先要开口的备战计划就暂时搁浅了,因为毕竟是上一代的老弟兄,他臧霸不能不管不问。
缓了一下,臧霸在看到手下将赵伯的尸体搬到了廊庑边的草席上后,这才问下面几个上一代留下的老人:
“文伯家里还有什么人在军中?”
几个老人心里这会真有点兔死狐悲的凉意了。
他们几个包括臧霸的父亲臧戒在内,都是兖州泰山郡人,是随他们父子一起到琅琊落草的老兄弟。
而文伯有点特殊,他是沛国人,但总体而言也是他们兖州人系。
臧戒时代,他们这些兖州人是毫无疑问的核心,后来臧戒死了,也是他们这些人共同挺臧霸接替了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说,他们这些老人对臧霸是有拥立之功的。
臧霸早期的时候对于老人是不错的,可后面随着琅琊中开始将重心转入到徐州,尤其是加入到了陈登的势力后,他们这些老人就一日不如一日。
军中上上下下都是徐州人,哪还有他们这些老人伸脚的位置?
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命了,都自觉地靠边站,只有那文伯不识趣,非认为琅琊众的现在有他的一份力,不忍心看琅琊众成现在样子,偏还“多管闲事”。
管东管西,最后不就是这样的结局?
可这样的结局真发生了,而那臧霸竟然还不知道赵伯的身后事,这就难免悲哀了。
其中一个老人努力笑着道:
“老文几个儿子都战死了,就有个侄子在军中,不过年岁不大,才十四五岁。”
臧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才想起来赵伯的确有三个儿子战死了,其中两个还是当年随他去沂蒙讨张冲的时候战死的。
想到这个,臧霸的脸有点臊,他插开话,问道:
“有名字吗?”
老人回道:
“叫文稷。”
臧霸想了一下,对外面人喊道:
“去将文稷喊过来,我有话要说。”
外面的牙兵忙去外面喊了,不一会一个面目年轻,但颇有英气的少年郎随牙兵走了过来。
臧霸看到这人后,内心更尴尬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本来臧霸还在想怎么说呢,那少年郎就已经看到躺在草席上的叔父,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臧霸叹了口气,解释道:
“刚刚会上你叔父与我意见冲突,谁知道你叔父性子太烈,一言不合直接自戕了。你去看一看吧。”
那文稷奔过去,双膝跪着,神情悲痛。
臧霸踱步过去,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惭愧,对文稷说道:
“这大半还是我之过,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来,我都答应作为补偿。”
但谁知道文稷听了这话后,直接擦完眼泪,对臧霸磕头说道:
“渠帅,我叔父的死虽是自戕,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城外泰山军,所以泰山军才是我叔父死的罪魁祸首,我什么也不要,只请渠帅能赐我衣甲一领,一张弓,让我随渠帅你一同出战,我必要在战场上为我叔父报仇!”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对这个叫文稷的少年郎刮目相看。
而向来识人的臧霸更是直接看出了此人的不凡:
“这小子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