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垤村里正笑着和李忠说:“老二家的子枫好事也将近了吧?”
原本和兄弟们嘻嘻哈哈的李子枫瞬间脸红了,坐得板正。
李忠喝着茶,笑着点头,“是啊,子安的婚事办妥了,也该商量子枫的婚事了。”
说到李子枫的婚事,坐在李桃花旁边的李桥媳妇脸拉下来了。
李桃花见状,用极低的声音凑近了询问,“嫂子,这是咋了?说起子枫的婚事,你咋还不高兴呢?”
“哎,子枫的婚事,怕没有子安顺利哦。”
“不是已经给了五两银子的彩礼,礼都收了,难不成还有变故?”
“拐子是收了彩礼,那闺女也和子枫定了亲,可那拐子是个见钱眼开的,保不准后面又想出各种明目狮子大开口要钱。”
“这......这不是见不得闺女好么?这事搁谁家心里都会有疙瘩,闺女嫁过去还有好日子过啊?”
“桃花,所以我愁啊!按爹的意思,年一过就把子枫的婚期定下来,最好在农忙前把婚事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嫂子,这事已经到这个地步,你愁也没用,只能好好合计。千金难买子枫喜欢啊,以后小两口过日子,过得美比什么都重要。”
李桥媳妇只能自我安慰,“是这个理。”
李桃花见二嫂还是闷闷不乐,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两个小的都定亲了,就算事情再多、再难,也只能克服,当做好事多磨,总不能再退亲吧。
——
翌日一早,林大江带着妻女回上林村。
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林大江就匆匆往作坊赶。
两日不在,林大江担心作坊的心就没放下过。
好在作坊里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东家,喝喜酒回来了?”
“东家,咋这么快回来了?”
“东家,咋不玩几日啊?”
干活的村民看到林大江来,一个个都笑着问好。
林大江笑着道:“哎,我就是个劳碌命,再说年关将至作坊正是最忙的时候,哪能走开太久啊。”
“东家,今天还是做到腊月二十八不?”
林大江点头,“差不多吧!今年猪肉少,早点结束,大伙好回去买年货过个好年!”
干活的村民听了,立刻掰着手指开始数日子,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吃点好的,给孩子扯块布做件新衣。
想到今年林家发给香皂作坊的年礼,心里火热热的。
大年二十八那日中午,最后一盆肉灌入肠衣,最后一篮鸭蛋裹上泥,宣告林家腊肠、松花蛋作坊结束了今年的忙碌。
三十多人在腊肠作坊排成两队。
大伙拿到用红线将铜板串成串的工钱笑开了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点数。
林大江笑着等大家点完,又给大家发了红封、年礼,和大伙约定过了正月十五继续来作坊上工。
同样的场景再一次在上林村掀起一阵风浪。
干活的村民把红封、工钱往怀里一揣,走起路来晃的叮当响。
手臂弯里挂着竹篮,里面装着肉、猪油、红糖等年礼。
当初看香皂作坊的村民拿了年礼,知道他们的年礼大概也是这些,当初就激动坏了。
可知道自己能拿这些年礼和实际拿到手里的激动感还是不一样的。
激动又兴奋,一帮大老爷们高兴的想哭。
三十来个人,从作坊蜂拥而出,
“呀,作坊又发年礼啦?天啊,这一罐猪油能吃好几个月了吧?”
“十根腊肠,过年能凑好几盘菜呢?”
“这么大一包红糖,明年都不用买糖了啊~”
“林家光年礼就要花不少钱吧,三个作坊加起来四五十人呢!一人一个竹篮,一人一个红封,据说多的人红封里有两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