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国内票房与大片
不管王旭和玉卓师兄的小院线能不能发展,反正《黑客帝国》是赶不上了,不过在经过新任领导的各种调整之后,还是能够看到一些变化。
首先就是,魔都终于在一周后能看到这部片子了,当然这一批也不止魔都,还有很多的地级城市也都拿到了拷贝。
这两年虽然盗版猖獗,但还没到几年后直接抢原版拷贝的地步,录像带的成本也远大于VCD,而VCD的芯片还在丑国那边攥着,他们爬产能也需要一个时间。
所以,王旭面对的环境其实是要比两年后宽松一些的。
没有了阳奉阴违,没有了推诿扯皮,华夏的动员力还是很夸张的,至少从这一次电影的大规模上映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千多份拷贝很快地就铺满了全国,大规模上映这时才算正式开始。
魔都显然是没赶上头汤,而且大部分的魔都电影院也都还是大厅的模式,设备也比较老旧,但依旧爆发出了惊人的市场潜力。
因为闹上本地新闻的原因,这部片子可以说在魔都那是家喻户晓,一部能引起冲突导致围观甚至闹上新闻的电影,无论如何都说明这部片子的质量。
然后就有各地的报纸报道的影片的各种分析与解读,最后就是从高校溢散开来的口碑。
种种作用的叠加,让魔都上映的第一天,就出现了排队都买不到票的盛况。
这种情况在第一批观众观影结束之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因为口碑的爆棚,而彻底地引爆了整个魔都的院线。
那就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一家影院有票的,不要说晚上的黄金时段,就连上午下午的垃圾时段都一票难求。
翘课,翘班去看电影的简直不要太多,让许多单位的领导都头疼不已。
然后就是正反馈,本地报纸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自然又会进行一波采访,电视新闻自然也不会落后。
采访排队买票的群众,采访刚看完电影的观众,采访路人,采访街边卖汽水的大妈,颇有点后世娱乐时代的盛况。
“请问您在这里排多久了。”
“快一个小时了。”
“您前面还有那么长的队伍,为什么还要排啊。”
“没办法,女朋友要看,还能怎么样啊。”小伙子一脸的哀怨。
“女孩子也喜欢看科幻片吗?科幻片,动作片不是一般都是男孩子想看的吗。”
“她们宿舍的同学宣传的呗,非说这就是一部爱情片,我能怎么办,我看过这部片子的,不就是觉得女孩子不爱看就没带她,弄得她差点和我分手。”
“这就是你不对了,你都没问人家,你怎么知道人家不爱看。小年轻谈恋爱,看电影当然要和女朋友一起,难怪她要和伱闹了。”后边排队的大妈接道。
“阿姨,您为什么也在这里排队,您也喜欢这样的影片吗?”记者好奇地顺势采访插话的阿姨。
“我不是唉,我不看打打杀杀的片子的,我儿子想看,又在上班出不来,我就给他来排队。”阿姨很自豪地宣布着原因。
“您儿子有对象吗?他也是和女朋友一起看吗?您没有工作吗?”记者好奇,这个阿姨也就是四五十来岁的样子。
“他有对象的,他女朋友也是不看的,这片子十五块一张票,好贵的好伐。”阿姨似乎有些双标。
“……”前面小伙子那个气啊。
“请问您是刚看完电影吗?”记者迅速捕捉到一个刚从电影院出来,满脸兴奋的小伙子。
“是啊。”小伙子声音中都透露着激动。
“您觉得电影怎么样。”记者问。
“好看,太好看了。”小伙子显然不是很擅长表达,但激动溢于言表,比什么语言都有说服力。
类似的场景在魔都的各大影院前上演着,到了傍晚,就伴随着新闻被整个魔都接收到了。
这就是所谓的现象级电影,之前的少林寺,差不多就是这样一种状况,如今的魔都,差不多也是这样一种情况。
当然十五块的票价也确实拦住不少的潜在观影人群,这个价格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有些太奢侈了。
这样的情况反映到票房上,数据自然是充满了惊喜。虽然由于数据统计缓慢的原因,但第二天下午,王晶花还是拿到了,魔都的首日票房,450万单日票房。
这是一个谁都没料到的数字,这会儿的魔都总共只有两百家来家影院,还包括一些乡村影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单厅的,平均下来,每个厅四五百人的样子,也就是说,魔都总共就两百来块屏幕。
单厅单日票房就是20万,要知道,这会儿的华夏,绝大多数电影院,一天就是五六场电影的拍片,一般是两个小时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