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前明学校主要分为官学与私学···”
作为曾经的探郎,大明的礼部侍郎,钱谦益确实对大明的教育体系、学校制度等非常熟悉。
他又有不错的口才、深厚的学识,一番讲解,上至刘升,下至各部郎中,都对这发面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朱元璋当年也是颇为重视教育的,因此大明在洪武年间,便开始兴办官学。
乡村有社学,州县有县学、州学,再往上还有府学,最上面则是南、北国子监。
但社学并非强制开设,明廷和地方官府也没有划经费,全靠乡绅、地主去办,所以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并且很快为私塾所取代,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胜过私塾。
大明的地方官学遭遇也差不多。
因为在明朝选才制度成熟后,科举几乎成了进入官场的唯一道路,所以读书人也都以科举为目标。
地方官学虽然有些福利待遇,但在师资及教育成果方面往往比不上私学也即是各种书院、名师。
所以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多数地方官学几乎成了摆设。
比如一地县学,若遇到能干、有名气的教谕,或许还有几十个学生撑场面;若是遇到庸碌无能之辈,县学空无一人是常有之事。
明廷也曾数次打击私学,尤其是书院,因为书院不禁侵占了朝廷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威信,往往还是学子、官员结党之所在。
然而,哪怕明令禁止办学院,效果也只是一时的。更别提,明朝的政策往往因阁臣、皇帝的改变而改变,无法坚持下去。
所以,纵观明代教谕,大多数时候私学都压过了官学···
钱谦益讲完,其他官员还在思考,刘升便在微微沉吟后总结道:“如此说来,前明私学之所以兴盛,官学之所以衰败,归根结底是因为明廷皆以科举取仕?”
听到刘升这话,不少大臣都一愣,钱谦益更是在一愣之后面色发白。
他万万没想到,刘升竟从他对前明官学、私学的一番介绍中,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早在去年商议如何举办乡试时,钱谦益就知道刘升有意改变科举取士的制度。
但刘升此前并没有在众多官员面前公开这种想法,今日算是头一次。
若今日之事传出去,天下读书人岂不要误以为是他钱谦益引得刘升冒出如此想法的?
这样的话,他必然更加遭士人仇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