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将领们根据这次战斗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边防的部署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比如,针对瓦剌新兵器的特点,命工匠打造出了更为坚固且轻便的盾牌,分发给士兵们,以便在面对敌方近战冲击时能更好地防御;还在一些容易被迂回的侧翼区域,增加了更多的了望塔和烽火台,一旦发现敌军踪迹,就能更快地传递消息,及时做出应对。
与周边部落的合作也借此机会迈向了更深的层次。周边部落看到明军如此强大且可靠,更加坚定了与明军紧密合作的决心。他们不仅加大了协助明军巡逻边境的兵力投入,还主动提出与明军一起开展联合军事演练,互相学习彼此的战术优点,提升整体的作战能力。
同时,在文化交流方面,双方开始互派学者和艺人,深入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明军这边的学者向部落民众传授中原的天文历法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节,安排畜牧和耕种;部落的艺人则教明军士兵们制作具有草原特色的手工艺品,丰富了士兵们的生活,也让彼此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在应天城的朝堂之上,这次胜利更是让那些原本对边防事务还有些疑虑的文官们彻底放下了心。他们纷纷上书,称赞朱棣的高瞻远瞩以及边防将领们的指挥有方,还提议加大对边防建设的投入,从全国各地招募更多的能工巧匠和有识之士,充实到边防事务当中去。
朱棣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张贴告示,广纳贤才。一时间,各地的工匠、谋士等纷纷响应,怀揣着报国之志,奔赴边境。这些新来的人才带来了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精湛的技艺,为边防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有擅长水利工程的工匠,提出在边境的一些关键据点附近修建小型水利设施,既能保障士兵们的用水需求,又可以在必要时通过改变水流方向来阻碍敌军的进攻;还有智谋超群的谋士,根据瓦剌以及周边各部落的情况,制定出了一套更为细致全面的分化瓦解策略,通过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和利益诱惑,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部落彻底倒向了明军这边,进一步孤立了瓦剌。
而瓦剌那边,马哈木和阿鲁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后,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他们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单纯地依靠武力去对抗明军,而是试图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
马哈木想到了利用贸易这一手段,他派人暗中联络一些与大明有贸易往来的西域商人,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大明境内散布一些关于明军边防物资短缺、内部矛盾重重等虚假消息,企图扰乱大明的民心,影响大明朝廷对边防事务的决策。同时,还想办法阻挠西域各国与大明之间正常的贸易通道,希望借此削弱大明的经济实力,毕竟强大的边防建设离不开雄厚的物资支撑。
阿鲁台则把目光投向了大明内部一些心怀不满的势力,他通过各种渠道,试图与那些对朝廷有怨言的地方豪强或者山贼土匪等勾结起来,鼓动他们在大明境内制造混乱,分散明军的注意力,让明军无暇顾及边境之事,以便瓦剌能有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实力。
然而,他们的这些阴谋并没有逃过明军的眼睛。朱棣早就料到瓦剌吃了败仗后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想出各种阴招来对付大明,所以加强了对国内情报网络的建设。各地的锦衣卫和密探们时刻留意着各种风吹草动,很快就察觉到了瓦剌的这些小动作。
对于那些散布谣言的西域商人,明军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一方面在边境加强了对商人的盘查和监管,一旦发现有可疑之人传播不实消息,立刻将其扣押审问;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各国,向他们说明真相,揭露瓦剌的险恶用心,同时警告那些参与其中的国家,若继续与瓦剌勾结,大明将断绝与他们的贸易往来。如此一来,瓦剌妄图扰乱大明民心和经济的计划彻底落空。
而对于阿鲁台试图勾结的大明内部势力,朝廷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朱棣下令各地官府严厉打击山贼土匪等不法之徒,对于那些与瓦剌有勾结嫌疑的地方豪强,进行秘密调查,一旦查实,严惩不贷。一时间,大明境内掀起了一股打击违法乱纪的风暴,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纷纷被绳之以法,阿鲁台的阴谋也宣告破产。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后,瓦剌彻底陷入了绝境,内部矛盾愈发不可调和,外部又处处受阻,几乎看不到任何翻身的希望。而明军则在朱棣的英明领导下,边防愈发稳固,国内也一片安定祥和,与周边部落携手共进,共同营造出了一片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
但马哈木和阿鲁台依旧不甘心就此失败,他们仍在暗中等待着机会,哪怕希望渺茫,也想着要做最后的挣扎。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又会想出新的办法来搅动风云,可那时的明军早已今非昔比,必定会再次将他们的阴谋粉碎,继续守护着大明的边境,守护着这片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安宁之地,让百姓们能世世代代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书写着属于大明的辉煌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