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岁月流转,边境的局势依旧是大明和周边部落关注的焦点。瓦剌在经历了多次打击后,部落人口锐减,青壮年大多都在之前的战争中丧生,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曾经那支能在草原上驰骋的强大骑兵队伍如今已变得支离破碎,想要再次组建起有战斗力的军队,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马哈木看着部落如今的惨状,心中满是悔恨,他深知自己之前的决策失误给部落带来了灭顶之灾,但事已至此,只能想尽办法让部落延续下去。他放下了曾经的骄傲,亲自带领着部落里仅剩的一些壮年人,去草原深处寻找新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希望通过发展畜牧和农耕,先让部落的人们填饱肚子,恢复一些元气。

阿鲁台则把精力放在了培养部落下一代上,他召集起部落里的孩子们,向他们讲述着瓦剌曾经的辉煌历史,讲述先辈们在草原上英勇作战的故事,试图在这些孩子们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期盼着他们长大后能重振瓦剌的雄风,找明军报仇雪恨。可孩子们看着如今破败的部落,眼中更多的是迷茫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明军这边,边境的生活在持续向好发展。随着各种防御工事的不断完善,边境的城镇逐渐繁荣起来,吸引了许多内地的商人前来贸易。各种中原的商品在这里汇聚,又与草原上的特产进行交换,形成了热闹非凡的边境集市。士兵们在闲暇之余,也能到集市上逛逛,感受这别样的烟火气息,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

在军事方面,明军与周边部落的联合演练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有成效。双方通过互相学习,融合了彼此的战术优势,创造出了一些新的作战方法。比如,将部落的骑兵突袭战术与明军的步炮协同战术相结合,在模拟对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而且,随着交流的深入,双方还开始共同研制一些适合草原作战的兵器装备,使得整体的军备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文化传播上,中原的文化在周边部落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许多部落的孩子开始学习汉字,了解儒家经典中的道理,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让部落与大明之间有了更深的文化认同感。而部落的一些传统技艺,如精湛的马术、独特的皮革制作工艺等,也在明军士兵中流传开来,丰富了大明的文化宝库。

应天城的朝堂之上,朱棣依旧心系边防之事,他时常召集大臣们商讨如何进一步加强边防,同时又能更好地促进与周边部落的友好关系。有大臣提议,可以在边境设立一些学堂和医馆,免费为部落的孩子们提供教育,为部落的民众提供医疗救治,以此来彰显大明的恩泽,巩固双方的友好情谊。朱棣觉得此计甚好,便下令实施。

很快,边境上出现了一座座崭新的学堂和医馆,部落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走进学堂,学习知识;生病的民众也能在医馆里得到有效的治疗。这一举措赢得了周边部落的一致赞誉,他们对大明的好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纷纷表示愿意永远与大明交好,共同守护这片和平的边境。

就在一切看似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远方的草原上却又隐隐传来了不安的消息。原来,在更遥远的北方,有一股新兴的游牧势力悄然崛起。这股势力听闻了瓦剌与大明之间的恩怨,看到瓦剌如今的衰败,便起了野心,想要趁机南下,吞并瓦剌,然后再与大明一较高下,争夺草原和边境的控制权。

马哈木和阿鲁台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深知以瓦剌现在的状况,根本无力抵挡这股新兴势力的进攻。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派人前往大明边境,向明军传递消息,请求明军的援助。毕竟,此时的大明虽然是他们曾经的敌人,但也是唯一有可能帮助他们抵御外敌的力量。

明军将领们将这个消息迅速上报给了朱棣,朱棣听闻后,陷入了沉思。一方面,瓦剌曾经多次侵犯大明边境,给大明带来了诸多损失,与大明有着深仇大恨;但另一方面,如果任由这股新兴势力吞并瓦剌,壮大之后必定会对大明边境构成更大的威胁。经过权衡利弊,朱棣决定暂且放下过往的恩怨,出兵援助瓦剌,共同抵御这股新兴势力。

于是,明军再次集结兵力,开赴边境。这次出征,明军不仅带着自己先进的火器和精良的装备,还联合了周边与大明友好的部落,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联军。当他们与瓦剌的残部会合后,便一同向北进发,迎击那股新兴的游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