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创建了漏泽园,用来安葬城市里的穷人。设立这些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福利院公立医院,公墓的机构,所表达出的,对底层百姓的关怀,在中国古代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或许是赵佶作为一个艺术家心中的悲悯,他是个天生敏感的人,对自己治理下的山川大地和民间疾苦,有着细致而丰富的情感体察。
但是作为帝王,这还远远不够。在他当朝的期间,粮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了贫民数量不断的增多。这些更加尖锐的矛盾,他却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应对。
尽管如此,年轻的赵佶一直很勤勉,他接手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度,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实现天下一人的梦想。
虽然打下江山的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是五代十国的战乱,却让他对武人当政极为的警惕。他的弟弟赵光义接任了皇帝之后,进一步的确立了文官政治,因此,宋朝就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
赵佶更是一个十分纯粹的文人,他尤其的关心这个国家的精神建设。重视文治的宋朝,在立国之初就降低了科举考试的门槛,科目也更加的多元化,并且还加强了对舞弊行为的监管,创立了复试制度,推行了殿试的制度。一旦及第就可以直接出仕为官。
王安石新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教育,他建议,医学,算学等技术科目,要在国子监的管理下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化教育的标准,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而赵佶本人则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加雄心勃勃,也更加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园林设计,建筑,音乐,诗歌,图书编撰,印刷术等等专业都被纳入了系统教育,当然还有他本人十分钟爱的绘画。赵佶想要把他所见所想的一切美好事物都绘成图画,传于后世。
他设立并亲自掌管了翰林图画园,从民间招收了一批十分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一个十多岁的青年学生,名字叫做王希孟,他进入了翰林画院后,王希孟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十分梦幻般的世界。宫廷里有着数不清的历代珍贵画作,他第一次有机会,能这么近距离的观赏并细细品味和临摹这些珍品。
18岁是王希孟完成画作的时间,赵佶发现了王希孟的天赋。而王希孟则读懂了赵佶心中的梦想,历史给了这对君臣或者可以说师徒,一个相互成就的机会。
赵佶希望王希孟绘制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画作,在这幅画作之中,既要有北方山水的雄奇巍峨,浩荡无边,也要有江南仙境般的云雾蒙蒙,小桥流水,更要有人在画中游,这幅画还应该要有音乐般的动人旋律,以及世人不曾领略过的色彩。
公元1113年的四月,一幅12米长的画作完成了,赵佶把心中所愿交付给了一个18岁的青年,而王希孟则用天才般的领悟力,充沛的情感和努力加倍回报给了予以自己信任的帝王。这天赐的青绿两色,并不是对真实山水的简单描摹,这是王希孟充满精气神的青春,更是赵佶心中的无限江山,跨越千年,依然美的光芒万丈。
他是献给一个时代的更是万古长存的,这幅画被后世命名为《千里江山图》,只是画中有江山,江山真如画吗?
赵佶曾说,“朕万几无余暇,别无他好,为好画尔。”宋朝时,因为禅宗的不断发展,佛教与士大夫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逐渐走向了世俗化。
而赵佶本人,则对道教更加的推崇,无论佛教,禅宗还是道教,都侧重于心性修养的内省。宋朝的美学风格源此而来,在一定程度上,宋代继承了魏晋的风骨,更多的寄情于山高水长,云淡风轻。题材也从唐代的偏重于人物,逐步的转化为更侧重于山水花鸟。中国美术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自此开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逐步的走向了全盛。
到翰林画院学习的人,有六个专业方向可以选择,传统界画一门,通常描绘建筑和市井,通常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方法,要求要有规范严谨的造型,因此,选学的人并不多。而选择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叫张择端,而他创作出了一幅传奇的画卷,名为《清明上河图》,这幅长528厘米,宽24.5厘米的绢本长卷,用墨线勾描,精准的绘制出了清明时节,开封汴河两岸的热闹景象。后世将其奉为神作,认为他高简苍劲,超然入神。
然而,在当时,赵佶并不以为然,或许因为画中的场景对他而言只是寻常,或许是画中缺少了他所钟爱的高远意境,也或许是因为单调的墨色不如青绿色,那么的漂亮。总之,不管是何原因,这幅旷世神作并没有被召集收录进他亲自主持编撰的《宣和画谱》当中,而后人却得以从清明上河图当中,观察出历史的细节,品味出当时的文化,感受到人们的精神气质。
据说在创作完这幅画作之后不久,张择端就病逝了,跟王希孟相似,张择端的身世也扑朔迷离,生卒年代不详,平生际遇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只有寥寥几十字的孤证。但他把宋代的样貌永远的留了下来。
赵佶对待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据说他曾经做过一场梦,梦中大雨刚毕,天际就出现了一抹从未见过的色彩,美得动人心魄。赵佶也因此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于是在睡醒之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烧制一件瓷器,而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赵佶为这个颜色,取名为天青色。
一生经历了美的赵佶,经历了美的大宋,创作出了美的画作,写出了漂亮的瘦金体,烧制出了不可方物的天青色。这也真的可以说是天下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