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大宋朝开国以来,举办了一百一十八次科举考试,共录取了进士六万一千人。
而当今赵官家上台后,改革科举,考生需要先通过县试,再通过州一级别的府试,然后是省试、殿试,即多了一级县试,而对于通过县试的学子,民间就开始俗称为秀才。
所以王伦得绰号“白衣秀士”,就是指他通过了县试,但仍旧还是白身,不曾做官。只是江湖好汉们多不理解,只以为王伦喜穿白衣,实际上王伦穿灰色衣服反而更多。
至于蒋敬,若他有心科举,能够连续五次都能考中举人,按照大宋朝的制度,那也是可以成为进士,从而做官的。只是蒋敬对科举也没了信心,就此流落江湖。
因为录取的进士太多,所以大宋朝的“冗官”问题就出现了,但不管是寄禄官还是职事官,大宋朝都奉行“高薪养廉”制度,比如当今赵官家政和年间,就下诏,以九品官阶为定,一品官有百顷土地可以免税,九品官则有十顷。
因此在大宋朝,国家朝廷财政收入,主要就面向着占据不到一半土地的自耕农,占据一半以上土地的官员、大地主阶层,也只需要缴少量的税务。
王伦在登州推行土地改革,就是对大地主阶层动刀,这一刀砍得有点儿狠,为了尽可能平息这一阶层的怨气,王伦除了靠杀人立威之外,还得寻求其他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大量减免附加在土地和商业行为上的杂税,将多种杂税合并,前后减免了四十多种杂税。
由于登州已经不存在冗官、冗兵问题,王伦这么一计算,发现他改革后,登州的岁入,理论上竟然与改革前大致等同,这就意味着贪污、三冗问题,消耗了本该属于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这尼玛难怪北宋要崩盘啊,难怪范仲淹、王安石先后推行新政和变法,王伦当真是对大宋朝的观感,随着他了解的越多,就刷新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