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但对地形了如指掌。主动要求来当顾问。"
"好啊!"秦天赞叹不已,"这就是民间智慧。要好好重用他们。"
转眼到了午时,工地上响起了休息的锣声。
民工们在临时搭建的凉棚下用餐。米饭管够,菜也新鲜。
"吃得不错吧?"秦天走到一群民工中间问道。
"好吃!"众人纷纷答道,"比在家里吃得还好!"
"那就多吃点。"秦天和蔼地说,"下午还要干活呢。"
郑国在一旁看得出神。君王竟能与百姓如此亲近,而百姓对君王也充满敬爱。
"先生为何叹息?"秦天察觉到他的情绪。
"陛下......"郑国犹豫片刻,还是说道,
"在下只是在想,若是所有国家都能如此对待百姓,天下何愁不太平?"
秦天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总有一天会的。"
下午的工程继续进行。
到傍晚时,第一段渠道的基础已经初具规模。
看着整齐的渠线,所有人都感到自豪。
夜幕降临,工地上的忙碌才告一段落。
回营的路上,郑国望着满天繁星,心中百感交集。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民心所向,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凝聚起来的。
工程开工一月有余,整个工程分段进行,各个工段之间默契配合,秩序井然。
这日清晨,郑国正在巡查工地。
忽见前方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讨论什么。
"出什么事了?"郑国策马上前。
"郑大人,您来得正好!"一个年轻工匠兴奋地说,
"我们发现了一个改进工具的好方法。"
原来是工匠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新的技巧。
他们把铁锹的弧度做了调整,不仅省力,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好啊!"郑国仔细查看着改良后的工具,连连点头,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要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其他工段。"
正说话间,秦天也来到工地巡视。
见此情形,不由得驻足观看。
"陛下,"郑国上前禀报,
"这些工匠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已经创造出了很多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