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在家呢。”向枣儿忙应声,拉着两个小丫头出了屋。
只见院门外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面容和蔼,头发整齐盘成髻,衣衫虽有些旧,却很干净,一看就是个勤快人。
一手牵个小男娃,一手提个盖了块粗麻布的条编篮子。
小男娃约莫两三岁,小脸蛋胖乎乎,头戴一顶虎头帽,愈发显得虎头虎脑。
妇人牵着小男娃走进院中,将篮子递给她,“农户家里没啥拿得出手的,自家做的杂面窝头,别嫌弃。”
“老妇是旁边的刘家,我儿子刘大壮和你阿爹,还有赵家兄弟,小时候天天凑一起玩哩。”
向枣儿被她一句老妇整得有些不适,虽说古代成亲早,但一个比自己亲妈年纪还小的妇人自称老妇,真有些难接受。
春荒时节,谁家粮食也不多,能舍得送她们吃食,这份心意的重量她自是晓得。
何况她早喝够了粟米粥,现在有杂面窝头吃,哪还能嫌弃。
于是她开心地双手接过篮子,感激道:“刘阿奶,我就不跟您客气了,见天喝粟米粥,早就想吃窝头了。”
刘阿奶听了此话,面上显出几分同情和心酸。
她从儿子那听说了昨日的事情,枣儿丫头是个有心气儿的。
只是这世道,穷啊!
眼瞅着该嫁人的姑娘,偏还带两个那般小的妹妹,一般人家怕是不敢娶,哪里养得起呦。
想想就愁人,自家能帮一点算一点吧。
两个小丫头也朝刘阿奶道谢:“谢谢刘阿奶。”
乐得刘阿奶笑弯了眼睛,将小孙子推过去,“好好好,真乖,狗蛋跟着姐姐们玩去吧。”
三个小孩子也不认生,手拉手跑去玩了。
向枣儿请刘阿奶进屋坐炕上,又倒了碗水给她。
“枣儿,我听你大壮叔说了,你阿奶实在是......唉......都是穷闹的。”
刘阿奶拉起她的手,发现她的手粗糙且有老茧,心中又是一酸。
“你阿奶是心里别住劲儿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说没就没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任谁能不怨呢,何况你娘当年......不说了,不说了,往后有什么事就吱声,你一个小娘子不容易。”
向枣儿自是知晓向家不认她们,除了阿爹的原因,估计也是怕被她们拖累。
她不是这里的人,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十五六岁由家里做主嫁人,向家不认她们正好合了她的心意。
向枣儿苦笑道:“我们毕竟没在她跟前长大,能理解。”
“你和你阿爹一样,心善。只是你们分出来单过,日子怕是得辛苦些。”
“不瞒您,之所以狠心断了那最后一点情义,就是不想他们拿血缘亲情对我们姐妹指手画脚,往后无论我们姐妹过得怎么样也不会去寻向家。”
不知为何,她对刘阿奶有种莫名的信任,可能因为她和爷爷一样慈爱吧,不由对她吐露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