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更多人听见贝诗媞的歌并加入谩骂的时候,华国着名心理学家沙凌突然发了一条长微博并@贝乐木。
【这是我的病人,也是我的朋友。
在接触了她的母亲之后,我能更深切地体会她的孤苦无助。至于她的父亲,我还暂不了解。
其实我见过太多各式各样游移在家庭边缘徘徊的孩子,对于他们而言,那由父母撑开的家,更像是一张淬着毒液的蜘蛛网。
我们从未怀疑过“父母都爱孩子”的真实性,的确,我也是一位父亲,我很爱我的孩子。
但或许我和别人又有不同,我不仅爱我的孩子,我也爱其他的孩子,或者说我爱这个世界,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帮助到每一个人——这是我,与其他人不同,我不会独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世界上的人们各有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不同、想法不同。而据我所知,有的父母爱孩子,仅是因为血缘,又或者是种寄托。所谓寄托,就是父母把未来托付到子女身上,或是把想法施加于子女。
要知道,爱并不纯粹。
所有的感情都不会是纯粹的,人的感情本就是错综复杂,带有功利和目的性。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去爱这个世界,所谓的大爱,只因我能从中得到我想要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既然没有纯粹的感情,自然也不会有绝对的事情,所有绝对性很强的所谓“真理”,又何尝不是谬论呢?
每个人生下孩子的动机都不相同,有的人只为顺应潮流;有的人不小心在不对的时机与不对的人有了孩子;有的人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愿望和价值的工具等等——每位父母对待孩子的看法和态度也不会是相同的,或有雷同,但不会全然一样。
小主,
如此,父母的爱并非千篇一律,其“伟大”程度也因人而异。
无论父母的爱是否“伟大”,毋庸置疑的是,从孩子问世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恩情就已经如山一般压在孩子身上了。对于弱小的孩童而言,父母是主宰,是构建孩子世界的全部。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渐渐壮大自身主体势力,主动将主宰孩子的力量剥离,让孩子能渐渐自由地活动和呼吸;而不是在孩子试图脱离的时候不断禁锢、压制,不肯放手。
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苏醒,他们会试图扞卫自己的“人权和自由”,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谴责便也不约而至。
“父母之恩大过天”“你为何这般不孝”
当不孝的标签打在你身上时,你的所有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孩子是不被允许向父母的权威和恩情发起挑战的。
当父母的恩情被“神化”,孩子的自主意识也难免被“妖魔化”。
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否则就是“顶嘴”,就是“叛逆”。
就像贝乐木不能在父亲节唱一首疑似责怪父母的歌,否则就被认为是道德沦丧。
不可否认父亲节的确是约定俗成感恩父亲的日子,即便没有哪一条律法明文规定不允许在父亲节批判父亲,大家也依旧自觉遵守并且监督着他人一起遵守这项规则——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同样,也没有人会在儿童节公然说孩子的不是。尤其是在网络平台,发出去的任何内容都不会是“自娱自乐”的性质。
我不会不赞同贝乐木发这首歌,我只会觉得这首歌发布的时机不妥,它可以在任何日子发,独独不应该在父亲节——这是对父亲节本身的尊重,亦是对广大网友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