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浅浅只是笑了笑。
大胤的战神也不过是一个凡人而已,要是被世人称颂两句就能刀枪不入,只怕就连宇文煜都要日日跪在佛前,祈求一个“万岁”了。
不过这些话她藏在心里,没有说出口就是了。
她已经许久没有收到久阳城的来信了,从前不管战事多么吃紧,就算爹爹受了伤,寄往金陵城的书信都是从来不会间断的。
本想着寻个时间问问皇上,可惜宇文煜这几日几乎都宿在了奉天殿里,没有机会。
就连内务府的事儿,不得已,柳浅浅也只好派阿让去奉天殿外候着,寻一个孙公公得空的时间提上一句。
每天进出皇宫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从前称病不出的一些闲臣,在宇文煜平定四王叛乱之后,简直就好像一夜之间上天降下了福泽,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折了,争先恐后的递了折子,要入宫面见皇上。
寻常的臣子,宇文煜还可以搁置不管。
可是这些递了折子的人,有许多从前的老人,先皇在世时说一不二的主,此刻也是倚老卖老,一个个都想要进宫说两句话。
朝中大臣也因为四王的事情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一边说谋逆之罪,不忠不孝,理应问斩,连诛九族。
一边又说四王先祖也是为大胤打过江山的人,如果一刀诛灭,只怕寒了一些肱骨之臣的心,必须要从宽处理,亲和为主。
前朝争论不休,后宫也不能置身事外。
尤其是姜家淑玉的策论事件发酵之后,后宫不得参政的那些话,众人也是不提了。
虽然皇上这些日子都没有步入后宫,可是不妨碍朝臣们高涨的热情,宇文煜的后宫并不庞大,除了柳浅浅以外,说得上话的又只有那么几个,就算没有亲眷关系,只要派系一致,就是亲近的人,朝臣们的书信也是纷纷托了人,送进了宫里,只求宫妃能在见到皇上时,美言几句。
太后作为皇上的母亲,自然不会被冷落。
所以一时间,慈宁宫,昭和宫,仙羽宫,萱若宫……甚至连流云宫、兴徳宫都是热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