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自嘲、主动把自己的过错/出糗的事情像讲笑话一样讲出来
长期来说,系统性地建立起一个“怒气处理机制”:
*建立一个Anger Log (怒气记录),把以下内容记下来:
1)现在让我生气的情境是怎么样的?越详细越好
=这里可以分析出一些容易把我们点燃的因素,比如某一个时间我们可能特别容易生气,某一件事情特别让我生气(比如看微博容易生气),某一个空间(比如我每次走这条路都会路怒),然后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避开这一些因素,比如不要在容易生气的时候和别人讨论问题、卸载微博、换一条路走等等。我们没有必要硬逼自己面对这些既然已经知道会让我们生气的事情。
2)遇到了让我生气的事情/人的时候,我的想法是什么?
生气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自动化”的想法控制不住地冒出来,但这些想法通常是不理智的、是认知偏差,常见的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问题的泛化:把独立的、少数的事件看做整个事件的代表,比如“Ta总是这样”,“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对于“应不应该”“对不对”的执念: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怎么做、整个事情就应该怎么进行、追求完美、对“公平”、“规则”的执念等
-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一定是怎么怎么想的,轻易下主观的、不准确的结论
-只能看到负面的东西(比如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
-责怪别人、怨恨别人
3)我现在生气的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应对方法是什么,它们有效吗?
4)冷静之后再回看1)的问题,我觉得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写下来,越细节越好,越细节越能在不冷静的时候用上
比如过去一冲动我就爱说分手,那我要计划好不说分手说什么,就算当下很想分手,我们也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比如“我现在很生气、气得都想分手了,不过可能也是因为我太生气了有点冲动,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可能就真的想分手了”=类似这样的表达既不用憋在心里,能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也不用出言伤人或者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5)长远来说,我们还是要提升自己的一些能力,比如沟通的能力(如何坚定得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谈判的能力、处理负面评价的能力等等。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学习。
可能我们无法控制自己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的本能反应,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要怎么应对、处理、表达自己的怒气。忍气吞声和发脾气之间有很多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会坚定地支持自己的选择并表达出来、做出来,并且在冷静的时候花时间、有意识地练习、锻炼自己的控制力、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心智更成熟、心理力量更强大
我的处事哲学:解决问题是人与人交往核心发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