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襄阳省-知府李文博,赈灾之策

做完这一系列措施,上官明德又赶往下一个受灾地区。

而林夕语则在等救灾物资运过来。

其实,根本来不了,这天寒地冻的没有现代科技,很难短时间内就运到的。

所以,蓝容其带队跟着上官明德先去,她和云望悠在这等人拉粮食过来。反正云望悠那家伙知道她的秘密。

李文博表示他可以安排的,不用林夕语他俩在这等。

林夕语内心呵呵哒!

你等,你等到明年物资也来不了。以人手不足为由拒绝了。

第二天物资一到,那后面的车队长得远远的看不到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灾民们也不需要给他们施粥了,直接发粮食发物资。

这么多粮食也怕人惦记。

刚好褚文杰也过来了。

灾难导致大量百姓破产,这些百姓为了生存必定会流转于其他行业。古代的工业并不发达,就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多数人。

何况现在就算你想干活,也没有人请你,这种情况也干不了什么活。

为了避免大量的人落草为寇,成了社会治安的潜在威胁。降低他们的破坏力,推出了以工代赈、扩军的手段。

褚文杰直接收编了当扩军,把青壮全部收纳于军营,避免青壮落草为寇。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社会潜在威胁,避免流民滋生土匪、强盗、起义军等不法之徒。

褚文杰又喜又忧人多了,军队的武力值直线上升。但武器盔甲粮食这些需要就多了。

林夕语白了他一眼道:“你担心个嘚!人多力量大,到时候屯田部不种田啊,边境那么大地方,到时候多搞几个农场,多搞点营地,多搞点项目不就行了,人多不是好办事吗?”

古代受制于小农经济,农民的破产率非常高,一个歉收就能导致百姓卖儿卖女,如果遇见大规模的天灾,那么大量的百姓破产会催生农民起义军,破坏社会秩序的同时严重影响皇帝的统治地位。如此频繁的灾难自然会导致大量中小农户破产,为了避免起义军的出现,制定了一系列的赈灾制度,减免赋税+开仓放粮+以工代赈,这一套赈灾制度救助了无数灾民,对稳定皇权统治有着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