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来,宽松的传袭于先秦两汉时的古文更加能够载道明道。
写文章应追求自创新意新词,反对模仿因袭;重视艺术形式,但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能出现轻心、怠心、昏气、矜气。
他这打算原本只是云裳一人知晓,偏偏她十分赞同。
思想僵化是十分可怕的。
一潭池水是死水,那这池子里的东西早晚要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他倡导这种变革,有支持他的,也有不少不愿意改变的。
自然而然的,他们自发抵制这种变化。
当然,如果李相显还是曾经的所谓文人,他们自然可以一不做二不休,让这位幼舆先生下堂。
可是,他不知何时于军方结交上了,这几年对于军队的优待力度有些大,偏偏他是以皇帝的名义施恩。
而军队偏偏只记得是幼舆先生的人情,虽然顺带记了皇帝的情。
而皇帝也只以为自己的这位先生十分淡泊名利,只一心为他打算。
小皇帝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甚至皇位都是白捡的。
谁能知道,他一开始只是一个醉心诗书的孩子而已。
当初就是因为幼舆先生的名声,他好奇拜访。
哪知道一夜之间,三个兄长全部谋反,老父亲也凉了,他一个八岁的孩子,直接童工走起。
整日丑时便起,视朝,读书,不能出宫门!
他说什么了?
他一个小孩子,就需要幼舆先生这种温和的,从容的,情绪稳定的,最重要的是好看的先生跟在他身边!
他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先生为他打算,为了稳固他的地位,替他拉拢军队罢了。
当皇帝的,没有军队的效忠,还能是皇帝吗?
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了!先生能有什么坏心思?
先生不过是想要济世安民而已!
一帮老古板,整日骂他!现在还要拆散他与先生!他与先生永远天下第一好!
谁也别想离间他与先生!
大臣一号:……
大臣二号:……
……
你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再说了,这都最后一个办法了。李相显是什么好惹的吗?这小皇帝不知道怎么回事,跟吃了迷魂汤一样!
就是要护着那个幼舆先生。
他是皇帝,一只手上占着大义,另一只手上握着军队。
呵呵……
先太祖杀人的刀还带着血锈挂在他后面呢!
不知道为何,只要是对上李相显,就没有不倒霉的。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这个问题,他们要是问云裳就知道了。
跟李相显玩心眼,他一个眨眼能给你安排十种死法……
同样的,除了云裳,没有他不能骗(忽悠)到的人。
所以,这才找了一个大儒出来与他文斗。
子安先生乃一位积年的当世大儒。
李相显一早就认识他,早在他还在山上时便已经与他书信往来十分熟悉了。
子安先生的文风……不就是偏乐府吗?那些人给他找对手,都找不对……
子安先生:老夫一连数次想要寻你辩学,你都以不得闲推脱。如今可推脱不得了。
此次辩学便以《管子·侈靡篇》中:“节时与政,与时往矣”一句展开。
现行的政策法令,礼义风俗,都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管子认为,欲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不能尽依先王之法,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旧有的法律政令、礼仪道德进行适当的调整,易政革俗,以通其变。
虽说可以言政事,但是明火执仗将朝中下达的政令直接批的体无完肤太不礼貌,被皇帝记仇怎么办?
所以,假借管子的观点来指桑骂槐就比较安全。
这都是政客们惯用的手法。
这句话的意思放在现在的场合有些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