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这日,孙家布庄前来了不少人,都是来给孙大娘老两口送行的,褚义提着沈鹿竹早早就准备好的两个大包袱,站在自家妻子身旁,等她和孙大娘拥抱过后,才将东西一一交给老两口。
“大爷大娘,阿竹给你们准备了些路上吃的东西,都在这两个包裹里了,您收好。”
孙大爷看着手里的大包裹,有些不好意思道:“费这个力气做甚,吃的干粮你大娘,还有我家闺女儿都已经准备不少了,我们老两口一路上能吃多少。”
“多准备着些,有备无患嘛,阿竹的手艺一向不错,您二老就收下吧。”
沈鹿竹也道:“我知道大爷大娘定准备了不少吃食,便没做那些饼子之类的,就做了些干面条和肉脯,麻辣味的,五香味的都有,比肉干软些更好入口,还用猪油熬了些火锅料,用油纸分装包好了,一次一块刚刚好,大爷大娘不是爱吃我做的火锅嘛,那个包裹里我还放了口小锅在里面,倒上水再放上块火锅料,煮开了下面条或是随便些什么都好吃,那肉脯空口吃腻了,也能用来煮火锅。”
孙大娘闻言很是感动:“真是让你们破费了,鹿竹你有心了,这路上能吃到火锅,还是真叫我没想到。”
孙大爷也道:“原本我还担心这路上天天吃干粮,怕是要吃不消的,有了你们准备的这火锅,那还不得馋哭了一起同行的。”
沈鹿竹笑道:“我准备了不少呢,大爷到时可以拉上商队的人一起吃,人多了吃着才热闹。”
“好好好,真是谢谢你了。”
蒋娟也抱了个包裹上前:“大爷大娘,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些吃食,不够都是些果脯干果炒货之类的,您二老路上无聊了就吃着解解闷,里面还有些新磨的绿豆粉,眼下天气热,你们路上冲了喝,也能解一解暑气。”
“有心了,娟儿你今儿该回门的,还特意来这作甚?”
“没事的大娘,送了您跟大爷,我们一会儿再赶回去也是来得及的,我已经和家里弟弟说了今儿的事儿,爹娘不会着急的。”
褚三叔自打搬来这县城,就和孙大爷成了棋友,如今老伙伴要走了,心中自然很是不舍,侄子小两口给准备了不少吃食,他思来想去,便把褚义用楠木给自己做的一套象棋拿了出来。
“老孙你不是一直很喜欢这副棋,以后咱俩怕是再难有机会一起下棋了,这套便送给你了。”
孙大爷确实很喜欢这副棋,之前还提出想要买过,眼下见褚三叔忍痛割爱,本分都不含糊,当即接过:“这我可就不跟老褚你客气了,哈哈哈。”
孙家搬走后,小两口便开始了对隔壁宅院和铺子的整理,孙家原本就是卖布料和成衣的,铺子里的摆设和布置,大抵都符合褚家今后做寿衣铺子的要求,只需将部分老旧的柜架翻新,再重新改色即可。
内院原本只是孙家老两口的住所,如今想要改成做供绣娘们在此做寿衣的绣房,改动便大了些。
首先是屋子的布局,正对院门的正房一排房间,先是将屋内的所有家具都清了出来,随后把隔断打通,变成一处大通间,四周的墙壁改成火墙,这样冬天里也能保证屋内的温度,好不叫绣娘们因为冻手,而做不来针线活。
再在屋内摆上绣娘们做衣裳用的桌案和椅子,从一侧到另一侧,按照丈量画线、裁剪和缝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