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现代社会时,这里不叫松谷草堂,而是叫松谷寺。*
岁月蹉跎,草堂为何变成寺?不得而知。
采药人告诉我们,从松谷草堂再往上行,就到北海清凉台,那里如果天气凑巧的话,可以观云海。
我们一行人听了,欢呼雀跃,继续上行。
其实从汤池出发时,大哥就怕我会累,把我用布带捆在背上行走。
我在现代社会登过几次黄山,每次都是走到脚累,反而在明代,我竟然是由人驮着登黄山!
我们沿途经过了三个亭,分别为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沿途看见许多奇巧的石头,采药人均一一指点着,提示我们注意观看。
看!那个就是仙人观海!这里叫做仙人铺路!那个就是老虎驮羊!这个叫做关公挡曹。
我在现代社会登黄山时,没有请专人为我解说,采药人的解说让我大开眼界。
当我们爬到一岔道口,见一个亭子,叫曙光亭,再向西行20余步,就见到一块平整如削,大小约一丈(即现代的3.33米)有多的巨石,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
采药人说,这就是清凉台。
我在明代所见的清凉台,不似现代社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