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不但用了水泥对巨石进行了加固处理,还在上面安装了水泥栏杆,让游人凭栏远眺。
明代的清凉台,就是光溜溜一块巨石,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
三叔四叔怕发生危险,在台下分六批人登上清凉台,每次十人为限。
当大哥和我一起上了清凉台时,我看见清凉台前风起云涌,云雾在群峰环绕下,奔流冲突,采药人告诉我们,台前的云海,就是所谓的后海。
我往清凉台下方望去,可以看到我们刚才上来的十八道弯的石级盘旋而上,右侧上方排列着犬牙般的石笋矼,采药人指点着说:这叫做十八罗汉朝南海。
真是惟妙惟肖!
正是:
纤尘飞不到蓬壶,至此方知热恼除。
胜地借将居士号,灵山藏遍上清书。
风生天籁开琼宇,月出林梢走玉蜍。
恍在琉璃仙世界,教他歌舞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