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曾、廖两族后人风生水起,后人中有供职钦天监,专职皇家风水,除了帮皇家寻找墓穴外,还帮助官方勘定长城、治理黄河、疏通漕运。
江西的风水先生称霸风水界。
我好奇地问:道长,江西能出如此多风水术士,是什么原因呢?
老道长说:
江西是在明代才成为风水术最为发达之地。
正所谓“人杰地灵”,灵秀之地才会人才辈出。
江西诸多名山大川,许多能人异士到此隐居,晋代陶士行、唐代杨筠松均隐居于此。
杨筠松的两个徒弟的后人,成为明代江西风水术士的主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西的名山大川,与东晋葛洪、许逊关系密切,正一道的张天师世代居住在江西龙虎山,发达的道教文化是江西风水兴盛的宗教土壤。
明代的江西人,人多地少,为农则无田,从商无资本,所以寄望于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
是人们的需要让江西风水业盛行。
我问道:道长,人们常说风水佬骗你十年八年,人们在改动了风水后,验证风水需要一段长时间,风水先生个个都能言晓道,风水真的那么可信吗?
老道长说:
风水学说,也不能用信则有,不信则无来形容。
明代江西人游走四方,从事各种行当。堪舆、星相、医卜都是江西人的主要谋生手段。
与经商、手艺相比,术士既不需要资本,又不辛苦,只要能言会道,把握术中门道,就可以得心应手,衣食无忧。
明代的术士市场,比商人、匠人更广阔,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生活中的万事,都依赖术士祈福祛祸、预测吉凶。
当付出十分的努力得不到二分的回报时,人一定会思考是否环境的因素造成命厄运滞。
事实上风水学是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整为和谐状态,令人们身处一个不冲突的磁场中,自然身心安泰,身体上感受到好转,亦带动心情的转变。
另外,风水术士的一系列操作仪式等,对人也有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
经过风水先生一番改动后,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自然重新激活信心;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自然倍加努力,终于有一个人突破出来后,后来的人对风水已得到改变这个结果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就以江西兴国三僚村的曾、廖两族人的际遇来说吧。
自唐末起就开始定居于三僚村,宋元两代均没什么大的发展,后来到明代,朝廷招揽风水术士入朝,廖均卿和曾从政被选中,后来才得以补砂石改风水。
这说明什么都讲天时地利人和,少一个也不行。
如无唐代杨筠松的传授,不会有曾、廖两族人的懂风水;即使懂风水,但是族人势力弱,争不过沈氏族人,也无法补砂。
要说是风水能使人发达,也要该人具备发达的能力,承托得起天降的福分。
人与风水,相辅相成。
我们听了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