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已是正午,李强父母都从地里回到了家,父亲照例坐在门口编织着他的竹制“工艺品”。看到李强背着个桶回来,还以为他刚钓鱼回来,也是打着招呼问他又钓到多少。
李强放下背篓提出水桶,跟父亲说他是去镇上还钱去了。
走进屋里,看到母亲正在打理小杂鱼,也是问道:“妈,怎么不杀条大鲤鱼来吃,昨晚才吃了小杂鱼,今天整条大的”。
他把最大的一条鲤鱼给王大爷拿去了,盆里应该还有一条鲤鱼和一些大鲫鱼,鲤鱼收购价也才一毛一斤,吃了不可惜。
“小杂鱼好多都死了,扔了怪可惜的,昨晚你弄的红烧小杂鱼不错,我就想着不要浪费,中午又做一道,总共就一条大鲤鱼,拿去卖钱好一些,你又钓到多少?”。王惠兰还是想着李强说的生意,这不还没起步,她看盆里也没有几条大的鱼,哪能都把大鱼拿来吃了。 昆仑神将
“没去钓,我去街上把王大爷的钱还了,他还送我一副网,我准备做个抄网,上午就跑了一条十来斤的大草鱼,四块钱呢!”,李强拿出背篓里的粘网,准备制作抄网,还不忘给父母说一下他上午的光辉事迹。
“啥,跑了?”
王惠兰一听四块钱跑了,也是心痛不已,
李盛平日里编织一些背篓提篮竹席这些去卖,编个一周也就赚个几块钱,李强跑了一条大鱼就等于他爹白干一周,可不是心疼,也是抱怨儿子技术还是得练练,书上说的技术也不一定准。
李强也不和母亲解释,她又钓不来鱼,找母亲要了剪刀和线就准备自己制作抄网。
他打算用小时候玩的大铁环做抄网的做网框,剪断后用火烧制就可以折出固定的把柄。这个东西只要能撑住就行,不用太结实,他又不是去高台钓鱼需要把鱼从水面捞到高处,他只需要把鱼抄住拖到岸上不跑就成,原则上搞一根有韧性的棍子用火烧了鞣成圆形就可以。
然后又把粘网拆好后多层叠置用线绑起来做成网袋,这个不难,就是要做得仔细一点,一处没有绑到就可能造成网眼过大鱼儿跑掉。
做好这一切,抄网就初步成型了,就差手柄的安装,他这个抄网不用像以后那般需要考虑折叠、轻便这些因素,只需要抄网够大,能用就行,但是怎么把手柄和抄网装上去,这个难到了他,找根竹子或者木棍绑住容易造成抄网滑落,不要手柄只要网口网袋这部门又太短了不好抄鱼。
他在院子里翻找出一根合适木棍,绑过来绑过去就是不满意。
一旁的李盛关注儿子做抄网很久了,从他听到李强说跑了一条十来斤几块钱的草鱼要做抄网的时候他就在琢磨了,虽然他没用过抄网,但是他之前用竹子编过舀鱼的,两者都是捞鱼,有异曲同工之处,看着儿子在那里磨磨蹭蹭,他便放下手里的活走到儿子旁边。
“小强,你是不是要把这个网拿跟棍子接住连为一体”。
听见父亲的询问,李强也是和父亲商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