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给出了两个想法,一个是和李强想得差不多,用棍子把网头那里的铁饼用绳子或者铁丝绑起来,这种简单;另外一个就是把网口的铁环网柄端折出一个九十度的弯折,再用一根竹子或者木棍在相同位置打出一个小孔,弄成“榫卯结构”,再用铁丝或者竹丝缠上,外面用布头包住,又牢固还不会弄伤鱼。
李强一听父亲说的第二个方案,觉得非常满意,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经常编这些东西就是思路清晰。李盛听儿子说就用第二个方法,就让他去帮母亲做饭,他来帮李强弄,吃完前肯定给他搞好。
李强和王惠兰做好午饭,李盛的抄网就做好了。
一根两米左右不知名的木棍接在网头上,木棍表面非常光滑,一看就是老物件了,李强试了试韧性和强度,都非常满意,只要会抄,抄个几十斤的鱼都没有问题,这下他更有信心了,再碰到上午钓到的大草鱼,他可不会客气了,吃完饭就打算再去试一下。
一家人吃着午饭,李强又做了一道红烧小杂鱼,不是他不想换个口味,是小杂鱼就只有这几种做法,要么红烧,要么油炸,以前听说有些地方的拿来做鱼生,他也不敢吃啊,一个是怕寄生虫,这个年代感染寄生虫就医可麻烦了,二是没有配料,光这样蘸着酱油吃,那鱼腥味也下不了嘴。
吃饭途中,李盛问李强下午还去钓鱼不,明天他就要上学了。李强表示下午还要钓,明天秦老板就要来拿鱼了,现在就一条鲤鱼和一些鲫鱼,加起来才几斤,几毛钱的生意估计秦老板都不想做,还是得钓一些鲢鳙和草鱼才算过得去。
“小强,钓起来的鱼你就打算放到盆里啊,天气热盆里可放不住,你看上午小鱼差不多都死掉了”,旁边的王惠兰适时插了一嘴,还用筷子指了指旁边盖着的大盆、
是啊,先不说鱼放不放得住,就是这盆也不放不了多少鱼,十来斤就顶天了,李强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一直想不到解决的方法,如果丢到自家池塘里,捕捞也是个麻烦事。
小主,
“爸,你能不能编一个大的鱼护,就像你之前那个背着装小鱼的篓子,搞得大一点,放到水里拿来装鱼”,李强想到一个办法,他们以前出去钓鱼都带有鱼护,鱼儿放在里面基本上短时间是不会死掉的。
“编倒是能编,你要多大的,如果是装个十斤左右的,我一下午就可以给你编好”。
“越大越好,最好能装大鱼,最差一次能容纳下百斤左右的鱼最好”。
听到儿子的话,李盛沉默了,这傻儿子不是自己编是真敢开口啊,思考片刻后回复道:“装百斤鱼的鱼篓我能编,但是你想过没,一个是这么大的鱼篓我不干活估计也得一周左右才能弄好,其次是越大的鱼篓就越粗糙,鱼儿放在里面容易刮伤死掉,要想编得细密,那得花更多的时间,你短时间拿什么装鱼,还有就是你放在哪里,放河里涨水退水都不放心”。
李强听完父亲的分析,也是觉得这样做不靠谱。一时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埋头干饭。一旁的王惠兰听到父子俩的对话,冷不丁的来了一句:“钓起来放到鱼塘里不就好了”,她想的是反正都是自家鱼塘,卖不了也在。
“妈,放到鱼塘里又要去捞,费时费力,我们又没有渔网,而且河鱼放到鱼塘里,还能是野生鱼吗”,李强嘴里包着饭,含糊不清地跟母亲解释到。
“再挖一个鱼池不就行了,以前后院养鸭子那里不就是个小水坑,扩大一些接满水不就可以了,看你两个在那里编过来编过去的,你爸得砍多少竹子费多久功夫”,说完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去收拾起来。
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母亲的一番话让李强豁然开朗,对啊,挖个小鱼池不就得了,反正是自己家,又不是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