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米粥在瓦罐里面翻滚,众人也没闲着,今天打的野味还有菌子都需要找地方晾晒起来,得专门弄出一个空地,不然会捂烂的。
幸亏山洞里面昨天砍了许多干燥的竹子,此刻用来烧火再好不过。
张氏又拿出十斤板栗给大家尝尝, 每个人都尝个味道就行。
生脆甘甜的栗子让大家更加有了干劲儿。
山洞里面的碎石头都被大家弄来当做灶台垒了起来。
另外山洞又大又空旷,今天晚上司伯言重新把地方规划了一番,现在暂时用木架子隔开,明天开始可以多做一下竹子编制的屏风,便可以把正式的把山洞隔开。
这样每家也就有自己单独的地方歇息。
大家先是在地上铺了蒲草,蒲草上再铺上松枝,松枝上再加油毡,最后铺上被褥子。
现在的山洞对比外面的冰天雪地那简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众人喝着热汤,围着篝火,一起讲今天外出打猎的趣事儿,大家笑得乐呵呵的,另外关于炊烟的问题司九月想到了一个办法解决。
那就每个灶台都加一个大竹筒子。
让炊烟从长长的竹筒里面散出洞外去。
司九月又悄悄地把瓦罐里面的米和粮食悄悄加平,和没动之前差不多,不太容易被人看出来问题。
反正现在山洞里面过冬的物资已经很多了,她不必再拿出其他东西出来,只是偶尔还是会拿出几包牛肉干分给自己家里人过过嘴瘾。
山风依然狂啸着。
司九月一坐在火堆吃完板栗粥后想起来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日子真苦。
尤其是在大吴,当下一个五口之家的农家,每年辛苦耕种二十亩土地,全部收成不过一石。
而一石不过一百二十斤。
就着一点点微薄的收成,农家人在应付完官府的各种税目和徭役后,才能留作一家五口的口粮。
如果有幸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庄稼人尚能填饱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灾荒之年,则难免会忍饥挨饿,有甚者还要售卖儿女、田宅来完税或应付徭役。
现在大吴失守,皇帝逃命,庄稼人还会被抓出去当炮灰。
很多百姓一生都没能吃过一次饱饭。
大吴最出名的便是人头税。
人头税分为“口钱”和“算赋”两种类型,征收的人群分别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
大吴刚开始的时候从七岁便开始收人头税,每人缴纳二十钱,一钱等于五十元,换做现代相当于每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七岁的小学生就要给国家纳税。
一个幼童需要缴纳一千元的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