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均产值论,塞国比大明富庶不知几倍。
然而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繁多,才是商人最喜欢的市场。
管仲说过:“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商,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商。”商人祖师爷白圭曾经说过:“越是穷地方,越是藏大鱼。”
然而此时的满脑子都是那一船船的银子和钞票,接下来就是和户部为代表的大臣扯皮。
户部认为这笔钱自当入国库,充当国用。朱棣不舍得啊,想要纳入内帑。
这事还没扯清楚,话风就突然转到要不要迁都这件事上面。
永乐迁都这件事对后世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对大明朝廷的效果而言,确实很难讲。
目前是大多朝廷大臣不愿意去北京,那地方风沙又大,又落后,哪有南京富庶?
再说了,当时明朝经济文化中心肯定在南京啊,江南地区的发达毋庸置疑。
但朱棣不干啊,他在北京呆习惯了,那边比较有安全感啊。当然,他也想打击北元,开疆拓土。总之,没人能知道朱棣的真实想法,但论迹不论心,后来朱棣确实一直在和北元干仗。
是塞国的这笔钱给了朱棣更多信心,起码腰杆子更硬了,在迁都之事上他就硬逼朝臣屈服。
大臣们对付皇上也有的是招,就说反正国库没钱,你要非得迁都,那就得用塞国这笔钱。经过一番极限拉扯,最后只给朱棣留了三百万现银,其余全入了国库。
这时大伙儿才想起塞国来的仇敬他们已经等了半个月了。
最后还是太子朱高炽领班,姚广孝、杨士奇和文渊阁学士及相关人员与仇敬使团洽谈。
这次仇敬过来是要和大明搞一个一揽子的边贸总协定,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前都属于朝贡体系。
就是你蕞尔小国,向大哥我称臣纳贡,然后我看着给你赏赐。当然,咱们大明是天朝上国,肯定不会让小兄弟吃亏就是,否则下次谁还来呀?
但塞国和大明是兄弟之国呀,那肯定不能按照朝贡那套来,仇敬是带着方案来的。
大明不是对贸易全无概念的,市舶司从唐朝就开始设置了,专门负责进出口贸易,发许可证,收税,对进出口船只检查,看有没有夹带违禁货物等。